記者單小書
近日,記者一走進撫順縣石文鎮九年一貫制學校,便被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所吸引。操場上,花式拍球、輪滑等體育活動,鍛煉了孩子們的體魄;專業教室里,繪畫、樂器等藝術專業課程,培養了孩子們美的情操;教室里,老師對沒有完成作業的孩子們進行有效指導,面對面批改、糾正。石文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只是撫順縣所有學校扎實落地“雙減”工作的一個縮影。
撫順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》精神,充分發揮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,規范辦學行為,切實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、作業管理質量、課后服務質量,確保義務教育學?!半p減”扎實落地,讓孩子健康成長。
健全“雙減”工作機制
強化“雙減”工作手段
全省“雙減”工作視頻會議后,撫順縣立即成立了“雙減”工作領導小組,制定了《撫順縣“雙減”工作實施方案》,明確了各成員單位職責。撫順縣聘請55名社會監督員,分片包保,形成了“政府主導、教育牽頭、部門協同、家校協作、社會參與”的疏堵結合、齊抓共管工作機制。
圍繞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,撫順縣政府投資近70萬元,對各學校音美專用教室進行提檔改造,努力滿足學生興趣特長發展的需要,目前全縣所有學校的音樂、美術教室都達到了90平方米以上。撫順縣還在全市率先組建了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室,為“雙減”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。
為確?!半p減”工作落地落實,撫順縣組織開展了校外培訓機構聯合執法專項行動,縣教育局等相關部門對15家無證無照培訓機構進行停辦檢查,拆除廣告牌12處。截至目前,縣內無證無照培訓機構都已停辦。
提高課堂教學質量
提升校內育人水平
“雙減”不是簡單化的減負,而要增質提效。撫順縣教育局圍繞優化課程體系、完善教育評價機制,先后下發了《關于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》《撫順縣中小學教學常規》,建立了教學視導制度、校級領導聽評課檢查制度、集體備課和教學研討制度,啟動了撫順縣“十四五”重點工作項目,開展了教師素養提升競賽、期末教學質量分析會等活動,打造有效課堂。
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,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。撫順縣下發了《撫順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工作方案》《撫順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“十要求”》,嚴控書面作業總量,要求小學3至6年級每天作業總量不超過60分鐘、初中不超過90分鐘、當天沒有課的學科不留書面作業。各學校均明確了學校、年級、學科等作業管理工作責任人,設立了公開電話接受家長和社會監督,全縣義務教育階段624名任課教師均簽訂了《“雙減”工作承諾書》,確保減輕校內學生作業負擔工作落到實處。
規范課后服務管理
豐富課后服務內容
形式多樣的課后服務可以拓展學生的成長空間。各學校按照《撫順縣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方案》要求,挖掘自身潛力,充分利用校內圖書館、閱覽室、實驗室、計算機教室、書法教室和音美教室、綜合活動室等場所開展完成作業、自主閱讀、體育、藝術、科普、娛樂游戲、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。目前,全縣所有中小學全部開展了課后服務工作,實現了課后服務全覆蓋。
救兵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課后服務開設了足球、手工制作等11個項目,學校每周二還組織各班學生進行特色課堂學習,內容包括魔方、七巧板、豎笛、快板等項目,做到班班有特色,人人有絕活。湯圖滿族鄉九年一貫制學校以滿鄉特色為主,每周三開設少年宮活動,設有滿族舞蹈、滿族剪紙等8個興趣小組,孩子們在活動中學習滿族的風俗習慣,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。